文:羅伯特.索羅門(Robert C. Solomon)、凱瑟琳.希金斯(Kathleen M. Higgins) 理性的領域——康德 從獨斷論到懷疑論 在日耳曼,啟蒙運動引起人們猜忌,法國大革命則成了洪水猛獸。
開始感受自己的身體⸺感受一下靠在椅背上的背,感覺一下踩在地上的腳。,心理練習簿,Amalia Andrade,焦慮,恐慌,壓力,心理師,身心科醫師,精神藥物,身心健康,靜坐],author_key:bookdigest,author_name:精選書摘,category_key:psychology,category_name:心理,type_key:book-digest,type_name:書摘,channel_key:[],channel_name:[]}} 說出自己的感受 焦慮的人有種超能力,心裡其實無比煎熬卻還可以裝得泰然自若,彷彿一切都在掌握之中。
寫焦慮日記 焦慮讓人極其崩潰,不知道它究竟從何而來,也不清楚它將從何而去。要是這四大棟梁都在掌握之中,焦慮也會是你的囊中物。通常事情做完以後、問題有了應對辦法以後,壓力反應就會消散。但不得不說,這整件事真的是又有用又美好,療癒了我千千萬萬道的傷口。能跟自己說這樣的話:「沒錯,此時此刻我的確非常焦慮,焦慮很嚇人也很恐怖,但這些感覺終究會過去,然後我也會沒事。
直視焦慮時,可是會讓它挫咧等。,心理練習簿,Amalia Andrade,焦慮,恐慌,壓力,心理師,身心科醫師,精神藥物,身心健康,靜坐],author_key:bookdigest,author_name:精選書摘,category_key:psychology,category_name:心理,type_key:book-digest,type_name:書摘,channel_key:[],channel_name:[]}} 靜坐 靜坐可說是治療焦慮的最佳療法之一,因為可以幫我們把心靜下來,並活在當下、活在「此刻」的「這裡」要生成這些沉積物,鐵必須透過海水裡的溶液運送,這只在無氧的情況下才有可能。
於是在超過二十億年間——幾乎等於我們這顆行星歷史的前半部分——地球的大氣和海洋,基本上都沒有氧氣,於是像你我這樣的生物體,都不可能存在。要不要猜猜看,古代風化作用層最早是在什麼時候顯露出與氧氣接觸的證據?聰明人會猜二十四億年前,正確答案。在距今少於二十四億年的沉積作用裡,我們則很少見到這樣的顆粒。西澳戴爾斯峽暴露出的距今二十五億年的條狀鐵層。
其他對氧敏感的礦物,也道出相同的故事。那麼,條狀鐵層的存在就顯示當時的海洋大致上是不含氧的。
條狀鐵層廣泛分布於距今超過二十四億年的沉積盆地,而在那段時期之後,範圍就明顯縮減,暗示這也就是氧氣開始瀰漫大氣和表層洋面的時候。真菌、原生動物、藻類都會呼吸,消耗氧氣並將碳以二氧化碳形式返還環境。這些岩石就稱為條狀鐵層,倘若你在廚房中使用鑄鐵煎鍋,那麼鍋子所含的金屬,很可能就是出自這類岩石。化學模型暗指,這種能透露真相的同位素資訊,只有在大氣中的氧含量極低時才會顯現——低於現今豐度的十萬分之一水平。
資料來源:安德魯.諾爾。當富含鐵的礦物覆蓋在無氧空氣和水底下,所含鐵就會進入溶液,被雨水和河川帶走。哪種生命能在這種早期缺氧地球上興盛繁衍?還有同樣重要的是,地球表面的這種持久狀態,為什麼在二十四億年前出現了變化? 有關無氧生命的問題比較容易解答,因為今天也有無氧環境,而且裡面充滿了生命。從地質看來,這似乎顯得微不足道,不過當我們檢視海岸線上距今超過二十四億年前沉積的砂岩,我們就會找到從陸地源頭被侵蝕出來的細粒黃鐵礦,它們由河川向下游沖刷,最終便沿著大海邊緣淤積——都沒有長時間接觸到(哪怕是少量的)氧。
擦亮你的顯微鏡,你就會看到許多微型生物也做相同的事情——藻類行光合作用,生成有機碳和氧氣。在這些情況下,當我們拿一塊母岩的鐵含量來與它受風化岩面的鐵含量做個比較,風化作用層的鐵已經耗盡。
反過來說,在有氧的情況下,風化釋出的鐵很快就會形成氧化鐵礦物,將它固定在原位。正如同我們是從尼安德塔人遺留下來的工藝品來認識他們的文化,我們也從岩石和礦物來拼湊出一幅地球的早期大氣相貌,因為那些岩石和礦物的成分,反映了它們形成之時與古代的空氣和水接觸受到的影響。
而且既然表層海水很容易與大氣交換氣體,無氧海洋或許就是位於缺氧的空氣之下。那道狹窄的谷地切入澳洲西北部的乾旱平原,暴露出了將近二十五億年前厚層沉積岩的演替遺跡〔如下圖〕。而且,是的,有些細菌也使用這些途徑來循環碳。這種氧化作用的時間是數年到數十年,所以儘管黃鐵礦仍持續從大陸表面暴露的岩石被侵蝕出來,我們基本上也從未在海岸沙粒中見到這種礦物。鐵再一次參與作用,原因和前面提到的理由相同。生命是如何在這些(對我們而言)險惡的棲息地裡面延續下來?在我們熟悉的宏觀世界裡面,植物行光合作用來獲得能量和碳,吸收光能以二氧化碳形成糖,同時釋出氧氣這種副產品。
這就引出了兩個重要的問題。古代的風化作用層強化了二十四億年前全星球變遷的論據。
那些岩石本身就特別,由均勻分層的燧石和含鐵礦物混合構成,由於鐵的風化作用和瀰漫澳洲內陸的紅色塵土,讓岩石染上了赤褐色。現今海洋中的鐵濃度非常低。
岩石暴露在自然影響下,就會經歷化學風化作用,使岩石表面被改變的礦物剝落並促使土壤形成。從較古老岩石受侵蝕出現之後,黃鐵礦便與氧反應並消失。
其他取而代之的地質礦物證實了這項結論。愚人金見於古代泥岩和某些火成岩中,對氧氣極其敏感。簡化一點,光合作用方程式就像這樣: CO2 + H2O ➞ CH2O + O2 動物採反向作用,將有機分子做為食物攝入,讓其中部分組成與氧反應來取得能量——我們稱之為呼吸作用(植物也呼吸): CH2O + O2 ➞ CO2 + H2O 兩種反應是互補、彼此反向的。戴爾斯峽是個很好的起點。
|Photo Credit: 麥田出版提供 有一點很引人矚目,那就是現代海床不會生成條狀鐵層。這樣一來,碳和氧就在生物體和環境之間往復循環,維繫生命度過歲月。
一旦有氧氣,就算量很少,也會與溶解的鐵反應,從而形成氧化鐵礦物。把它擺放在富含氧氣的潮濕環境中,它就會氧化成硫酸鹽,一種見於石膏中的硫化物
當你在賭場裡的時候,賭場並不是在保管「你的錢」,而是已經取得它的所有權,而你擁有的是賭場發給你的籌碼。當你把現金交給他們時,他們不是發放實體籌碼,而是在他們的電腦中為你開立一個帳戶,並把數位 單位記入該帳戶,讓你可以在各種賭桌上使用。
同樣地,我們的銀行帳戶中的數位籌碼,是以數位形式寫的欠條,承諾在未來支付我們一筆國家發行的錢,然後這些數位欠條籌碼便可以傳給其他人。因此在這個賭場裡有兩種形式的錢:一種是國家發行的貨幣,另一種則是賭場發的籌碼,如果你把它們拿回櫃台,就可以兌換成國家的錢(前提是你沒把籌碼輸光)。這個比喻是理解現代銀行業務一個很好的切入點。相反地,銀行能夠發行的籌碼數量,遠遠超過其持有的國家貨幣。
憑空創造出來的籌碼 銀行擁有一項賭場望塵莫及的超能力。換句話說,銀行可以發出比他們擁有的國家貨幣準備金超出甚多的承諾(他們可以先發行這些承諾,之後再補上準備金)。
但其實世上並不存在「我在銀行裡的錢」這回事,我的銀行帳戶裡也未「存放」國家貨幣。你現在所擁有的只是他們資料庫中的一個位址,以及相應的信用額度。
這就像是把銀行想像成衣帽間:當你進入一個活動會場時,你把大衣交給衣帽間的一名員工,他則給你一張紙條做為憑證,讓你在離開時有權取回你的大衣。此外,在這種想像中只存在一種貨幣形式——國家發行的貨幣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